·
《不會被機器人取代的人》
那樣的人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同理心
-團隊合作
-說故事的能力
作者認為,
「因為所有的產品和服務都是面向用戶的,
同理心可以幫助企業理解客戶的真實感受,從而優化產品和服務體驗,提升企業競爭力。」
人類深知機器數據可以為我們帶來準確的計算,效率往往比人類高效很多。
但人們大多不喜歡冷冰冰的「機器人」,
他們更傾向於有生命力的「同理」。
如果心理醫生變成機器人,
能坦然自在的對機器人說自己的狀況嗎?
即使機器人經過精密計算,能準確的判斷患者的症狀,但喜歡「與人交流」還是人類的本質。
因此作者認為,
需要做出判斷、做出決策的工作,
還是會想讓人類來做決定,
去相信一個成熟的決策者,而不是機器人。
說故事的能力也是,
市面上非常多書籍在推廣這個能力,
為什麼報章雜誌的影響力不及於一個人發自內心的說出同一則故事的影響力。
「第一,我們在聽故事的時候,感受到的不僅是故事本身,還有故事講述者的內心情感。
按照我們平常的說法,就是講述者引起了聽眾的共鳴。
第二個原因是,講出來的故事更容易被相信。故事如果是人講出來的,聽眾可以通過演講者的表情、聲音和動作,判斷他的真實意圖。
我們相信一個故事,其實是相信自己的判斷,雖然這種判斷並不一定正確。
但我們讀故事的時候,只能猜測作者的意圖,這個故事到底是真實的,還是出於其他目的編造出來的。」
你們覺得,還有具備什麼樣的能力,
在未來才不會被機器人取代?